推进深圳更多口岸24小时通关 多位在深省人大代表联名建议促进区域要素资源整合,推进深港全面合作
2018/1/31 17:10:41 Source/Author:晶报 Page View:
Our vision:#让你成为国际货代精英#
30日,广州最低温度只有3摄氏度,但是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深圳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各位省人大代表依旧热情不减。多位在深省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推进深圳的口岸24小时通关、深港澳游艇自由行以及构建新技术新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对条件成熟、需求迫切的口岸率先实施24小时通关
“目前深圳罗湖、文锦渡、深圳湾、福田等6个陆路口岸,只有皇岗口岸是24小时通关。”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省人大代表张弦领衔呼吁,深港双方应逐步推开陆路口岸全面实施24小时通关,促进区域要素资源整合,推进深港全面合作。
“尽管内地旅客赴港政策有所回收,但深港口岸人员流量总体上仍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张弦介绍, 2017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2.4亿人次,日均66.2万人次,同比增长0.8%;车辆1586.5万辆次,日均 4.35万辆次,同比增长1.1%。
“除了旅游购物、探亲之外,近年来,求学和求职等因素赴港的新需求也逐渐增多。”张弦认为,随着香港内地居民往来频密,通关时间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这就要求口岸在通关时间上为旅客提供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同时通关时间的延长在客观上也起到分流旅客高峰期通关流量、减轻口岸通关压力的作用。”张弦补充道。
“口岸的开放及延长通关时间、实现口岸24小时通关等事项属中央事权,但广东省层面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张弦表示。他建议由广东省层面将增加“24小时通关口岸”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请示,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
此外,深圳市所有陆路口岸功能调整、开放延长等,均需得到港方的配合与支持,无法单方对开放时间进行更改。为此,他建议广东省将增加“24小时通关口岸”作为粤港双方政府间的协商事项,争取香港支持。
“考虑到陆路口岸各自的功能定位和旅客特点,口岸的开放延长应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张弦提议,对条件成熟、需求迫切的口岸先行实施24小时通关,例如深圳湾口岸。
“深圳湾口岸原计划实行24小时通关,但2007年口岸开通初期,受通关客流、车流量的影响,通关时间暂定为6:30-24:00,每天共17.5小时。”张弦称,近年来深圳湾口岸实际旅客流量成倍数增长,口岸日均流量已达11万人次,加之深圳湾口岸毗邻前海蛇口自贸区,位处深圳湾总部基地核心区,实施24小时口岸通关的条件已成熟,建议由粤港双方联席会议商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推进深港澳游艇自由行,并实行电子通关统一管理
“游艇产业链长,关联性、带动性强,具有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整合的特点。深港澳游艇自由行有利于深化三地合作。”省人大代表马群涛等联名建议,加快推进深港澳游艇自由行,对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行电子通关统一管理。
马群涛介绍,2017年4月18日,广东省政府向交通运输部报送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再次报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的函》。2017年6月20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四部委原则同意《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但提出了口岸管理模式等11项需调整的事项。就此,多名省人大代表纷纷呼吁,应推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各相关操作细则尽快出台落地。
“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将会畅通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马群涛表示,举措对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湾区经济具有全局性意义和影响。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游艇产业竞争力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竞争力。
推进工作需要有专门牵头小组。马群涛提议,可由省政府牵头成立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实施准备工作,确保政策及时落地实施。与此同时,各成员单位需加强与中央对口部门的沟通,争取对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再者,马群涛表示,出台广东自贸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配套管理办法也十分必要,例如,需建立完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游艇(以下简称“港澳游艇”)出入境相关政策体系、管理机制,制定操作规范,包括海关监管办法、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细则、粤港澳游艇牌照管理办法等。
在关口查验方面,边检、海关、国检等口岸部门需对游船出入境实施联合查验,以达到优化查验流程,减少等候及查验时间,加快通关速度,确保游艇通关需求。此外,有关部门还应积极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申报数据在口岸管理部门间的共享共用,实现对港澳游艇电子通关的统一管理。
构建新技术新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对于云轨技术、干细胞治疗、太赫兹、基因检测、无人机等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规则、标准和认证体系的滞后是“绊脚石”。省人大代表王海等人联名建议,加快构建新技术、新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相关标准的制定调整程序复杂、推进缓慢,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王海认为,新技术新产品面临三大壁垒,其中标准的制定、调整跟不上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需要首当其冲。其他两个则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国内质量认证体系发展滞后。
王海以比亚迪为例介绍说,比亚迪研发的云轨系统,噪音低、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造价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可与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协同打造沟通地下、地面和空中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能有效解决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实现绿色出行,目前已具备大批量生产、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条件。但由于国家和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制定高架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技术规范标准,难以开展云轨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验收等工作,严重阻碍了云轨技术的市场应用。
此外,深圳北科生物也是另一例证。王海介绍,北科生物是唯一参与美国“肿瘤登月计划”的中国企业,在细胞治疗肿瘤、急性心肌梗塞、红斑狼疮方面全球领先。但国内尚未开始批准临床研究,他们也因此不能合法进入应用研究领域,这制约了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
在面对以上“三大壁垒”,王海认为,首先需加快构建新技术新产品国家标准体系,及时修订有关标准、认证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新技术新产品快速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提供有力保障。在国家标准未出台前,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标准申请的“绿色通道”。其次,应鼓励构建地方和企业标准体系。在某些前沿科技应用领域,制定国家标准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授权地方率先建立相关标准体系,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尽早进入市场,为制定国家标准探索经验。此外,他认为还要提升我国认证行业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加快国内认证行业的发展,引入先进的认证标准和技术,加强与ISO等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支持国内认证机构加入国际技术认证组织,提高我国认证行业的国际话语权。
声音
近年来深圳湾口岸实际旅客流量成倍数增长,口岸日均流量已达11万人次,加之深圳湾口岸毗邻前海蛇口自贸区,位处深圳湾总部基地核心区,实施24小时口岸通关的条件已成熟,建议由粤港双方联席会议商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省人大代表张弦
游艇产业链长,关联性、带动性强,具有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整合的特点。深港澳游艇自由有利于深化三地合作。
——省人大代表马群涛等人联名建议
对于云轨技术、干细胞治疗、太赫兹、基因检测、无人机等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规则、标准和认证体系的滞后是“绊脚石”。建议加快构建新技术、新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省人大代表王海等人联名建议
>>大神客服热线/微信18194013381 QQ 690038479 E-mail:sales@fjtd-logistics.com 欢迎垂询……
>>飞捷腾达-国际货代精英学习网 感谢您的光临,欢迎再来!
>>关注货代精英,成为货代精英
推荐阅读
- 海运费及港口相关费用、海运附加费用术语中英文对照(全…2017-10-10
- 开舱、截关、截重、截单分别是什么意思?2017-12-28
- 全球3大航空联盟(星空联盟、寰宇一家、天合联盟)一文…2017-05-09
- 货方提供给船公司或货代的提单补料(SI)是什么意思?2017-12-28
- 国际空运货代出口培训大纲---飞捷腾达出品2018-12-17
- 货代集装箱运输中的堆场(CY)是什么意思?2017-11-16
- 国际空运出运单AWB的两种方式简介(主单和分单)---培训…2016-01-25
- 航空公司二字码是什么?运单三字码呢?---培训第2讲2016-08-03
- 我国主要机场IATA三字代码和ICAO四字代码对照表2017-12-20
相关文章
- 我国主要的航空口岸、水运(海、河)口岸、铁路口岸和公…2017-10-27
- 什么是一类口岸?一类口岸(空港、水港、陆港)有哪些?…2017-10-27
- 深圳怎么去香港更方便?8大口岸最新最全过关攻略在这2016-12-12
- 浙江口岸首次进口的1600头澳洲肉牛入境2018-01-31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中欧班列增至17条2018-01-31
- 银川空港口岸首次截获入境“燕盏”2018-01-31
- 深圳口岸检疫放行首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大米2018-01-31
- 西部物流园去年进口整车数量居内陆同类口岸首位2018-01-31
- 如皋成为全国棕榈油进口重要口岸2018-01-29